我,崔氏嫡女,被太子退婚了。
看着太子为了太后宫中的那个孤女,不惜得罪崔家。
念着情份,我好言劝了一句。
殿下可明白,这桩婚事退了,您的路想必就没那么好走了。
太子无所谓的开口: 孤的路,从来都不是崔氏铺的,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我看着他自负的模样,笑了。
当着他的面亲手烧了婚书。
那……殿下,可要好自为之啊。
1
阿妋,孤心悦于……
利剑穿破长空,射向箭靶,打断了太子的话。
我接过婢女手中的帕子,将弓箭递出,擦了擦手,抬眼看向太子。
朱唇轻起: 太子心悦于余静桐,然后想同我退婚娶她?
太子面露难色: 并非,孤只是想告诉你,阿桐乃镇北侯遗孤,为了安抚边将,她不可为侧妃。
你我婚事是先皇亲自定下的,不可更改,所以……
我嗤笑出声: 所以你想让我做妾?
静桐由皇祖母亲自教养,身份尊贵,又是父皇亲封的郡主,所以只能委屈你了。
我一步步逼近太子: 身份尊贵?太子莫不是忘记了,我,崔观颐姓崔,乃崔氏嫡女,我的父亲是尚书令,我的母亲是先皇元后独女昭瑞长公主,陛下亲姊,殿下拿余静桐一孤女同我比尊贵?
太子顿时气的涨红了脸: 阿桐父兄乃镇守边疆的英烈,你怎可如此
我冷脸单手推开了太子,头也不回的拂袖走了: 太子若想娶余静桐,明日自可来尚书府退婚,我崔氏自不会过多纠缠。
崔家作为五姓七望,纵使王朝更替,崔氏仍然矗立清河数百年不倒。
被天下士子尊为读书人都楷模。
我同太子的婚事是太子外祖父一个两朝阁老亲自求来的,我祖父点头,先皇赐婚。
我实在没有想到太子能够蠢到这个地步,为了余静桐一个孤女弃了这桩婚事。
不得不说,情爱真的让人失去理智。
若是在余静桐父兄未战死时,我还可以理解。
毕竟那时的镇北侯,手握重兵,镇守北境数十年,为大燕王朝鞠躬尽瘁。
只是可惜,天妒英才,六年前北蛮入侵,余家男儿全部战死沙场,独留余静桐一孤女在世。
陛下怜悯余家,亲赐余静桐为郡主,由太后亲自教养长大。
2
第二日一早,我在房中品着早茶,婢女浓墨便向我禀报,太子他来退婚了。
我放下茶杯,面无表情的吩咐浓墨: 梳妆吧既然退婚,我们就好好退个干净。
浓墨撅着小嘴嘀咕着: 这太子也太不知好歹,我们郡主美若天仙不说,还有这么显赫的家世,这上京谁能比过您啊偏偏为了一个孤女想同您退婚。
我被浓墨夸的笑了笑: 好了,这婚退了也好,总比日后相看两厌好呀
等我梳妆完,去大厅时正看见父亲生气的说: 太子真不把我崔家放在眼里啊
想当初若不是林阁老亲自带你上门求得这桩婚事,我们崔家也不会答应。
如今太子是想把我崔家的脸踩在地上啊
太子正准备说什么,我连忙上前安抚着父亲。
我拍了拍父亲的背,轻声的说:父亲,这婚退了便退了,崔家的女儿还怕寻不着好儿郎吗?
说罢我拿起父亲手旁的婚书,念着从小相识的情分,还是好言劝了一句。
殿下可明白,这桩婚事退了,您的路想必没有那么好走了。
太子无所谓的开口: 孤的路,从来都不是崔氏铺的,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我看着他自负的模样,笑了。
好啊但此事我们需要说清楚,崔家从未抗旨,是殿下执意要退婚,至于后面的事,殿下需敢作敢为,要一力承担啊
太子昂了昂头: 那是自然。
于是我看了看父亲,见父亲点头同意,当着他的面亲手烧了婚书。
那……殿下,可要好自为之啊。
太子走后,太子来崔家退婚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当天傍晚,陛下震怒,将太子禁足于东宫。
明眼人都明白,这是陛下对崔家的交代。
太子仗着陛下的宠爱,为所欲为,就是不知道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所谓的宠爱能维持多久。
陛下正值壮年,子嗣繁多。
其中家世显赫的不在少数,而太子之所以能坐在太子之位不过是因为母家林家为曾经陛下夺嫡立了大功。
但太子母家皆为文官,不掌兵权。
而余静桐虽父兄战死沙场,但余家旧部仍然在军中担任要职,现在细细想来他们之间也没有那么单纯。
3
没过几日,太子生母林贵妃便送来了不少名贵的赏赐来崔府。
随行的嬷嬷一脸笑意的说: 长宁郡主,娘娘说宫中的菊花开的很是艳,想邀请您进宫赏菊。
听到这话我不禁觉得好笑。
但没等我开口,我的母亲昭瑞长公主便嗤笑着: 这皇城的娘娘可真会做人,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就以为这事儿能过去了?
此话一出,嬷嬷顿时额间冒汗。
整个大燕都知道我的母亲昭瑞长公主,身份尊贵,是最得先皇宠爱的公主,坊间间之人总是打趣儿说,如果我娘亲是男儿,如今登高位的还不知道是谁。
母亲莫恼。
我摇摇脑袋笑了笑,母亲作为唯一的中宫嫡出,未出嫁时被先皇宠着,出嫁了又被父亲视作珍宝,从未在谁哪里受过气。
嘴里向来是不会饶人的。
母亲,贵妃诚心相邀,不好拒了,阿妋也许久没进宫了,正好去逛逛。
母亲无奈,还是点了点头。
当今的陛下同我母亲并非一母同胞,但自小就宠爱这位妹妹。
宫中有进贡
使用 [ 知乎 ] 或者 [ 盐言故事 ] APP软件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梦乡璀璨】就可以进行阅读了